多位业界专家学者在近日召开的西部金融论坛上,呼吁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同时给与银行更多参与直接融资的空间。
而来自产业主管机关和企业界人士则希望能更多的参与到金融领域中来,围绕产业链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产融体系。
各方呼吁发展直接融资和扩大金融开放
“资产证券化是现代金融发展的趋势,虽然有风险,但是这个趋势很明显。”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赵长茂如此表述。
而来自金融机构的多位代表也表达了呼吁。
“应该大力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大力发展中国的直接融资。”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博士表示。
在西方经济学里面把银行叫做间接融资,银行的贷款不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所以叫做间接融资。银行贷款在融资结构里面大概是占20%,经济和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是直接融资。
“什么是直接融资?在资本市场上,债券资本市场,股权资本市场筹钱。”
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股发债,像美国的天使资金、风险投资基金、上市前基金等等一系列的资本市场资金产业链,提供了它所需要的资金来源的主体。直接融资部分在美国占企业融资比例的百分之七八十,但是在中国占15%不到。
龚方雄认为资本市场的欠发达,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以及中小企业和服务行业的轻资产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难题。
来自金融机构的代表也表达了渴望参与直接融资市场的期许。
中国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就表示,建议允许商业银行去设立股权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利用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手段应对市场挑战,使得商业银行成为重要的直接融资市场参与者。
实体渴望经济更多参与金融业
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对市场环境和融资环境的“压力在显现。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认为,金融业和制作业之间利润失衡,甚至出现资源错配现象,冯飞现场列举了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利润率及净资产收益率,同时横向比较国际数据后,得出上述结论的。
“近年来,制造业成本上涨一直呈现快速增长势头。特别是我们的融资成本,占幅超过10%。拿中国500强来说,2013年的数据来看,银行业的利润率是23.4%,制造业是2.13%。净资产收益,银行是19.6%,制造业是9.1%,两者是两倍的关系。
那么我们再看世界500强,银行业收入的利润率是10.4%,制造业是5.9%,两者差不多是两倍的关系。净资产收益,银行业是8.6%,制造业是13.2%。对比这个数据就会发现,金融和实体关系出现了行业间的利润失衡。
冯飞的建议是:实体企业,能不能更多的去涉及金融服务,特别是围绕着实体层面,比如熟悉上下游产业链的客户,可以为上下游产业,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融众集团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全国连锁平台,多元产品组合,定制型资金方案,严谨风险控制和专业管理团队为您服务
多次荣膺世界、亚洲及国内相关机构奖项,成为中国最具成长性及生命力的金融服务机构。
融众遵循“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金融投资运营专家。更多的图标链接到相关栏目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