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众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融众资讯-【专家解读】中国经济要培育哪些新增长点?

【专家解读】中国经济要培育哪些新增长点?

文章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5-11-04 09:42:23    点击:424次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中国经济的下一程在风险中蕴含着什么机遇?“十三五”阶段,中国又应该集中力量开拓哪些新境界?

日前,在新华网思客会上,大咖专家刘世锦、樊纲、邱晓华、迟福林对“十三五”阶段中国经济需要培育哪些新的增长点进行了深度解读。

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政府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整个经济生活的不确定性比过去大大增加了,因为我们过去基本上是吸收或者模仿成熟的技术和一些做法,现在我们的很多东西要从零到一。所以这样一个新特点出来以后,从政府到企业各个方面都面临很大的挑战。从政府来讲,以后恐怕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居高临下”地制定技术路线,制定发展战略。如果说过去这种做法在某些时候、某些场合还有用的话,今后恐怕更多的是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从企业来讲,需要有长期的眼光,需要长期的、稳定的预期,需要排除泡沫经济的诱惑和扰乱。总的来讲,我们需要进一步保护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创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樊纲: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中产阶层扩大会发挥出消费的巨大潜力

中国今后的经济增长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只靠旧的需求,而是靠新的需求、新的市场、新的技术、新的产业。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中国刚走了第一程。发展中国家的第一程靠投资、储蓄、产业等行业的发展,第二程靠消费和服务业的发展。今年我们服务业占GDP的百分比已经超过50%。随着中国人收入的提高、消费的增长和中产阶层的扩大,中国经济进入下一程,结构就会很不一样。

今后服务业的潜力会逐步发挥出来,随着中产阶级的形成,我们的消费也在提升,包括消费、旅游、休闲、养老等方方面面都能够发展起来。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是在消费、生活水平等方面。这些还有巨大的潜力,我们要把潜力发挥出来。

邱晓华: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未来中国经济的两大支柱是转型升级和走向世界

未来中国经济的两大支柱,第一是国内转型升级。通过简政放权、互联网+、2025中国制造以及大量的创新来形成一个升级版的中国经济。第二,走向世界。以人民币的国际化作为一条主线,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作为重要的内容,以亚投行、投融资私募基金和金砖国家银行等新的投融资平台作为支撑,再以自贸区建设作为制度支撑,这一系列整体的构成了中国经济走向世界实现全球配置资源,全球组织生产,全球进行销售的国际化发展的新格局。

迟福林: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要实现服务市场的升级开放

未来两年中国有突出的优势,这个优势我概括为三大趋势、三大发展的目标选择。

三大趋势就是制造升级的趋势,从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城镇化的转移趋势,我们从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转型;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

三大发展目标的选择就是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形成以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格局;形成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十三五期间,整个全球的对外开放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制造多种多边、双边区域全球化自贸进程加快。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升级是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主动推动自贸进程的一个重点领域。

  • 核心优势

    融众集团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全国连锁平台,多元产品组合,定制型资金方案,严谨风险控制和专业管理团队为您服务

  • 资质荣誉

    多次荣膺世界、亚洲及国内相关机构奖项,成为中国最具成长性及生命力的金融服务机构。

  • 人才策略

    融众遵循“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金融投资运营专家。更多的图标链接到相关栏目页面。

  • 俱乐部欢迎您!